国产棉库存量已高达1000多万吨,但今年4—9月仅消费了近236万吨。“即使不生产不进口,库存棉花也够我国纺织企业用一年。”在28日召开的国家棉花产业联盟成立大会上,联盟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所长李付广说,我国每年花260亿元补贴棉花生产,却面临“洋货入市、国货入库”的困局。
李付广认为,纺织企业不愿用国产棉并非崇洋媚外,而是国产棉的生产与需求严重脱节,“高等级棉严重短缺,低等级棉严重过剩”。
“临时收储政策是棉花品质下降的‘催化剂’。”李付广分析道,国产棉品质再差也有国家要,因此农民重产量、轻品质。例如,美国和澳大利亚的棉花生产、采收是全程机械化,过程中人都不允许进入。可在我国,生产时不注意清洁化,棉田不仅能进人,鸡鸭鹅等都随便出入,机器收棉时各种毛发、杂质都掺杂其中。棉花从生产到纺织品上市,产业链条长,市场管理和调节存在政出多门、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等机制性问题。“如推广品种的就只管推广,结果收一车棉花,里面可能有几个甚至十几个品种,纤维长度、强度参差不齐,加上杂质多,纺织企业无法直接使用。”国产棉纤维强度通常比美国、澳大利亚的差,于是,成了纺织企业默认的“劣质棉”。
“欧美客户一听说产品原料使用的是国产棉,就一律拒绝。”无锡一棉纺织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晔珺无奈地说。
中国农科院党组书记陈萌山表示,我国棉花产业已到了“警戒线”。种植业成本“地板”不断抬升,农产品价格“天花板”不断下压,生产受到“双重挤压”。
“我们通过成立国家棉花产业联盟,联合棉花科研机构、植棉地方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棉花收购加工和流通、纺织服装企业等,打通科研—生产—加工—流通—纺织等全产业链,提高棉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陈萌山说。
“联盟中的纺织企业想要什么样的棉花,可以向新疆生产兵团等提出,我们就根据需求来提供或研发品种。以订单式生产新模式推进优质棉新品种区域化布局,解决生产与需求脱节的难题。”中国农科院棉花所副所长张西岭说。
来源: 科技日报
相关资讯
-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2025年,中国经济这么干
- 兰精携高附加值产品创新方案亮相2025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纺织服装周刊
- 兰精携高附加值产品创新方案亮相2025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纺织服装周刊
- 参展效果好、采购有实效,第十五届柯桥窗帘展完美交卷!
- 「经纬之外」当游牧美学的雲甲织进CHIC(春季)展
- 山东协会轮值会长会议举行,筹谋协同创新再发展
- 安徽服装第一村:改变传统生产模式,孙村焕新发展面貌
- 起跑“开季节”,广州诚大时装广场引领原创快时尚
- 跃迁之春谱写纺织新篇,2025中国纺联春季联展璀璨启幕
- 乐古古纺织:让真丝面料与时代共舞
- 新春不打烊,纺织集群冲刺开门红
- 筑梦甲子、继往开来,中国纺织信息中心迎来60周年
资讯排行
- 岁末年初,盘点纺织行业数实融合最新进展-纺织服装周刊
- 我是纺织人·科技特辑丨孙以泽:国家需求是科技创新指挥棒
- 2024藤模年终时尚盛典|全龄共赴,致敬经典-纺织服装周刊
- 参展效果好、采购有实效,第十五届柯桥窗帘展完美交卷!
- 跃迁之春谱写纺织新篇,2025中国纺联春季联展璀璨启幕
- 永不止步!兰精集团持续筑牢天丝™品牌“防护网”
- 2024年羊绒原料及制品进出口概况
- 全面提升市场形象,中国轻纺城开启管理专项行动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涵养新质生产力,服务高质量发展-纺织服装周刊
- 筑梦甲子、继往开来,中国纺织信息中心迎来60周年
- BRICS+金砖国家时尚峰会加强全球时尚联系
- 乐古古纺织:让真丝面料与时代共舞
- 中国现代内衣之父——安莉芳集团创始人郑敏泰
- 2025 中国(义乌)国际针织供应链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义乌成功召开
- 鼓干劲、明方向、启新程!2025中国轻纺城干部大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