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服装周刊记者-吴迪
吴迪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产业部副主任
多年来从事纺织行业自动化、信息化研究
《战略纲要》给纺织信息化赋予了新的内容。在“着力提升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部分明确提出要“以智能制造为突破口,加快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产品、装备融合创新,推广智能工厂和智能制造模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要“深化互联网在制造领域的应用,积极培育众创设计、网络众包、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等新模式,完善产业链,打造新型制造体系。”由此可以看出,下一阶段包括纺织工业在内的我国制造业信息化的战略重点是智能制造和深化互联网应用。
7月2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简称《战略纲要》),立足于我国信息化建设进程和新形势,明确了新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基本方针和重大任务,成为规范和指导未来十年国家信息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这里主要结合纺织行业的实际情况,就《战略纲要》对于新形势下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意义做一个初步解读。
坚持对信息化的一贯阐述
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应用,大大影响和改变了经济社会的各个层面,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信息化就是加快信息技术发展及其产业化,提高信息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各领域的推广应用水平,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
上个世纪末,信息化已经成为我国的重要战略发展目标。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大政方针;2006年,中办、国办印发了《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简称《发展战略》),要求到2020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取得明显成效,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初步确立,为迈向信息社会奠定坚实基础。这是国家层面第一个关于发展信息化的纲领性文件;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正式将信息化列入“五化”,提出“两化融合”的概念,即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尤其对工业各个产业的信息化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
近年来,新一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极大地改变了信息化的大环境。互联网空前普及,社会化的应用水平显著提高;电子商务的迅速开展使我国成为电子商务规模最大、市场最活跃的国家;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去年起,智能制造、“互联网+”更是异军突起,成为产业界乃至全社会的关注点,一系列新概念、新提法成为热议话题。由此有人认为信息化的提法已经过时,两化融合有很大局限性。也出现了一些观点,将行业信息化建设割裂开来,否认两化融合的一系列成果是智能制造和“互联网+”的坚实基础……
《战略纲要》坚持了对信息化的一贯提法和阐述,强调了“需要将信息化贯穿我国现代化进程始终”,信息化仍然是新时期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主要推动力,也是新常态下纺织行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推动力。新技术的发展,新应用的普及,必将带给信息化新的内涵,新的活力,形成了一些信息化新的领域,使信息化发展进入新的阶段,这是必然的趋势。
赋予纺织信息化新内容
《战略纲要》是对以往的信息化战略规划的调整和发展,其特点是坚决贯彻了党中央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和新论断。在内容方面,突出了“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这条主线,明确信息化发展的6条24字基本方针,即统筹推进,创新引领,驱动发展,惠及民生,合作共赢,确保安全;在架构方面,一改原来的信息化发展规划从基础设施、城市治理、民生服务、信息安全、保障措施等固定几大块撰写的套路,创新性地从增强信息化发展能力、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优化信息化发展环境三个方面对未来信息化发展方向做了明确规划。
其中,“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的相关内容与纺织信息化最为密切。
纺织行业信息化建设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末期,当时称为“计算机技术应用”,包括CAD、企业管理、自动控制等应用内容。到本世纪初,ERP、在线监测、DCS、信息化服务平台得到发展,应用面越来越宽。2006年《发展战略》出台后,重点放在“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推进设计研发数字化、生产过程自动化、企业管理信息化和市场营销网络化。“十二五”期间,面向生产制造层面的制造执行系统(MES)、以ERP为核心的企业信息系统综合集成、面向纺织专业市场的电子商务系统、面向行业宏观决策层面的宏观决策支持和知识库系统,成为需要行业集中力量攻关的关键技术。整个纺织行业的信息化建设,由点到面,由局部到全局,对行业的长期平稳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前,《战略纲要》给纺织信息化赋予了新的内容。在“着力提升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部分明确提出要“以智能制造为突破口,加快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产品、装备融合创新,推广智能工厂和智能制造模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要“深化互联网在制造领域的应用,积极培育众创设计、网络众包、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等新模式,完善产业链,打造新型制造体系。”由此可以看出,下一阶段包括纺织工业在内的我国制造业信息化的战略重点是智能制造和深化互联网应用,这与《中国制造2025》是完全契合的。
“十三五”加快纺织信息化发展
“十三五”是纺织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加快信息化发展,是实现纺织强国目标的重要驱动力。行业在研究探讨“十三五”规划中,将“推进纺织智能制造,促进两化深度融合”作为重点任务之一,在纺织产业链各环节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包括应用网络化和三维CAD技术,完善纺织在线生产监控、质量检测和管理;推进纺织智能制造进程;深入应用企业信息化系统和集成应用;着力开发智能化仓储和物流配送系统;积极开展面向个性化需求的电子商务应用;促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纺织行业广泛应用。
智能制造无疑是突破口和重点,各级政府也将此作为实现制造业升级的抓手,给予了专项支持。在纺织行业,智能制造包括装备、产品、生产过程、制造方式的智能化,以及管理、服务的智能化。其中装备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基础,必不可少;生产过程智能化是核心,承上启下,投入最大,最受关注。其目标是建设智能化纺纱示范生产线,从纺丝到产品包装的智能化长丝生产线,全流程数字化监控的印染示范生产线,新型非织造布示范生产线、经编和纬编针织示范生产线和服装家纺示范生产线;而制造方式智能化则是服务型制造的发展方向,引领了新一代信息技术带来的新业态、新模式,典型的就是服装的个性化定制。
另一个重点更加引人注目,“深化互联网在纺织行业应用”就是当前热议的“互联网+纺织”。引入互联网的创新性概念和思维,给纺织行业的传统产业模式带来深刻变革,关键是怎样让这些新思维在纺织行业落地。这就需要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纺织先进制造技术融合。“十三五”期间,要开展以产业链协同为核心的网络制造模式研究和开发,实现委托外包,远程控制,协同生产;建设一批高质量的纺织云服务平台,实现各项资源的共享,如开展分散设计、外包设计、个性化设计和互动式设计,如开展行业化软件租用(SAAS)与服务,实现关键技术标准的开放共享等;加快开展物联网技术研发和应用,普及在线实时监控、仓储物流动态管理、远程诊断服务、产品全生命周期追溯等新应用;要构建基于移动互联网终端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和电子商务平台,改变传统的物流配送和产品销售的渠道和模式;推动形成基于消费需求动态感知的大数据分析系统,实现针对个体的精准营销,为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做支撑。
行业在研究探讨“十三五”规划中,将“推进纺织智能制造,促进两化深度融合”作为重点任务之一。智能制造无疑是突破口和重点,各级政府也将此作为实现制造业升级的抓手,给予了专项支持。“互联网+纺织”是另一个重点,也更加引人注目,将给纺织行业的传统产业模式带来深刻变革。
来源: 纺织服装周刊
资讯排行
- “真皮标志杯”中国国际皮革裘皮时装设计大赛决赛在海宁成功举行
- 畅通外循环,越南采购团走进中国轻纺城市场
- 绿色贸易成国际社会关注焦点 中国绿色贸易发展成效明显
- 纺织服装企业走出去!极具吸引力的非洲投资目的地——埃及
- 中产协与欧洲非织造布协会在布鲁塞尔会晤并签署合作协议
- 广州白马:五星级商品交易市场的领跑之道
- “蕾”绽纺城·“丝”语全球|亚捷花边:探寻花边里的大世界
- 封面故事|博洋服饰集团:你的创业梦,便是集团的未来
- 新质科技掀牛仔“绿”潮,行业首创靛蓝回用系统震撼发布
- 红棉国际时装周|让中国设计师品牌不再“独立”
- 打赢“生存战”,看日本纺企如何上演合纵连横
- 困难时刻如何破局?纺织机械行业高质量发展论坛讲的都是干货!
- 陈大鹏:传承理想与信念 传递责任和使命
- 江苏大生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漆颖斌:历久弥新,“生生”不息
- 张国清:扎实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