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着防PM2.5的名号,防护效果却不理想,今后防雾霾口罩再想要“浑水摸鱼”就难了。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由江苏牵头制定的《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国家标准,将于今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据悉,这也是我国首个民用防护口罩国家标准。
在雾霾天污染严重的时候,不少人都会佩戴防雾霾口罩,目前市场上的PM2.5防护口罩不仅价格差异较大,从几元至上百元不等,防护功能也相差甚多,不少口罩打着防PM2.5的名号,防护效果却并不理想。江苏省质监部门曾对市场上标明为PM2.5防护口罩的产品进行过检测,结果表明,过滤效率达到90%以上的不到总量的50%,过半产品并不具备有效的防尘功效。民用防护口罩市场的混乱,源于该产品的无标可依。
由江苏省特种防护产品质检中心牵头制定的《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国家标准,将于今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据悉,这也是我国首个民用防护口罩国家标准。该中心主任陆冰介绍说,《规范》中有两大关键性指标:对细颗粒物(PM2.5)的防护效果;佩戴的安全性能。《规范》根据空气质量类别划分了口罩防护效果的四个等级,分别为:D级适用于中度(PM2.5浓度≤150微克/立方米)及以下污染,C级适用于重度(PM2.5浓度≤250微克/立方米)及以下污染,B级适用于严重及以下的污染(PM2.5浓度≤350微克/立方米),A级适用于严重污染(PM2.5浓度达500微克/立方米)。无论选用哪个等级的防护口罩,过滤后的空气都必须达到优良标准。
不少商家会突出宣传口罩的“过滤效率”,不过质检专家表示,过滤效率虽然是防护口罩的一项重要指标,但如果口罩的密封性能不好,过滤效率再高,最终的防护效果还是会大打折扣。所以《规范》中不再将过滤效率作为口罩的主要评价指标,而选择了更能体现最终效果的防护效果。口罩佩戴后能将吸入的PM2.5浓度降低至75微克每立方米以下,使过滤后吸入体内的空气质量达到良及以上水平,才是合格的。此外,《规范》还针对甲醛、PH值、微生物等安全性指标提出明确要求,考虑到佩戴者行走时的安全性,还规定口罩下方视野应不低于60度,避免因口罩拱形设计过高影响佩戴者的视线。
来源: 扬子晚报
资讯排行
- BRICS+金砖国家时尚峰会加强全球时尚联系
- 全国高职院校首批服装3D数字化设计技能等级证书出炉
- 【央视快评】奋力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涵养新质生产力,服务高质量发展-纺织服装周刊
- 新春不打烊,纺织集群冲刺开门红
- 全面提升市场形象,中国轻纺城开启管理专项行动
- 从“市场管理者”到“综合集成服务商”,中国轻纺城集团要下盘怎样的大棋?
- 质领2025·先锋谈|宏源科技:守正创新 技术支撑高质量发展-纺织服装周刊
- 永不止步!兰精集团持续筑牢天丝™品牌“防护网”
- 跃迁之春谱写纺织新篇,2025中国纺联春季联展璀璨启幕
- 2024年我国纺织行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 岁末年初,盘点纺织行业数实融合最新进展-纺织服装周刊
- BRICS+金砖国家时尚峰会加强全球时尚联系
- 2025 中国(义乌)国际针织供应链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义乌成功召开
- 衣承华韵,古今辉映于时尚舞台——访绍兴禄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设计总监陈星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