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中国纺织行业产业转移与社会责任调研报告发布会在京举行。报告解析了产业转移过程中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机遇和挑战,并对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各个利益相关方的政策和行动提出建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瑞哲,中国商务部综合司副司长宋立洪,瑞典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企业社会责任中心主任吴思,联合国全球契约中国网络秘书处执行主任程多生等出席发布会,来自企业、工会、行业组织、相关机构、院校和外部专家等近百人开展了沟通和交流,分享了各自的经验和看法。阎岩主持会议。
“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能够综合发挥东中西部地区的各种优势,不仅有助于优化生产布局,促成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而且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中西部民生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广大纺织服装企业向中西部转移,一方面能够为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应该是企业脱胎换骨,寻求定位转变和价值提升的良机。”孙瑞哲在会上指出。他强调:“有序、健康的产业转移意味着企业在合理利用中西部竞争优势的同时,必须充分关注对员工、当地社区,以及环境的责任,避免转移前后的责任落差,以及在当地经营中的责任赤字。”
据了解,此次调研行动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和瑞典驻华大使馆共同组织,历经半年时间,跨越12个省区,对近50家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社会责任办公室首席研究员梁晓晖在发布这份名为《中国制造业的区域转移及其对社会责任的影响:以纺织业为例》的调研报告时指出,尽管多数地方性政策都明确要求产业转移须考虑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然而一些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地方政府仍然倾向于作出“温饱”先于“环保”的选择。而企业社会责任的其他核心要素,包括员工权益、公平竞争及社区参与等议题,则在这些地方层面的专门性政策中鲜有提及。这反映出目前的政策引导更重视政府与转移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忽视企业对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影响,这也是企业在产业转移进程中更倾向于短期利用或规避政府政策,而忽略在长期上构建与各种相关方之间有关社会责任的参与和沟通机制。
梁晓晖指出,企业进行产业转移的动因之一是沿海地区的劳动力成本压力,然而,调研发现,转移到中西部地区并不必然能降低劳动力成本,主要原因有三点:其一,专业技术人才缺乏是转移前后企业面临的共同难题;其二,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工资水平差距不是很大且正在缩小;其三,在所有地区员工对于工资都有较强的增长期望。这说明转移企业必须转变发展观念和转移中的机会主义倾向,充分意识即便在中西部地区,以资源、劳动力和生态环境为竞争优势的产业发展模式都将难以为继。
调研报告针对目前产业转移中面临的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问题和挑战,对政府、企业、品牌商和采购商、行业与社会组织等各个利益相关方提出建议。
来源: 亚洲纺织联盟
相关资讯
-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2025年,中国经济这么干
- 兰精携高附加值产品创新方案亮相2025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纺织服装周刊
- 兰精携高附加值产品创新方案亮相2025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纺织服装周刊
- 参展效果好、采购有实效,第十五届柯桥窗帘展完美交卷!
- 「经纬之外」当游牧美学的雲甲织进CHIC(春季)展
- 山东协会轮值会长会议举行,筹谋协同创新再发展
- 安徽服装第一村:改变传统生产模式,孙村焕新发展面貌
- 起跑“开季节”,广州诚大时装广场引领原创快时尚
- 跃迁之春谱写纺织新篇,2025中国纺联春季联展璀璨启幕
- 乐古古纺织:让真丝面料与时代共舞
- 新春不打烊,纺织集群冲刺开门红
- 筑梦甲子、继往开来,中国纺织信息中心迎来60周年
资讯排行
- 兰精携高附加值产品创新方案亮相2025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纺织服装周刊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涵养新质生产力,服务高质量发展-纺织服装周刊
- 远信工业、海宁纺机当选新届执行会长单位!中国纺机协会印染机械分会聚焦热点,理性判断前行方向!
- 2024藤模年终时尚盛典|全龄共赴,致敬经典-纺织服装周刊
- 中央社会工作部召开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全面从严治党暨警示教育会
- 2024年羊绒原料及制品进出口概况
- 质领2025·先锋谈|宁纺集团总经理徐建林:解锁“12346”密码,开启发展加速度-纺织服装周刊
- 新春不打烊,纺织集群冲刺开门红
- 岁末年初,盘点纺织行业数实融合最新进展-纺织服装周刊
- 山东协会轮值会长会议举行,筹谋协同创新再发展
- 质领2025·先锋谈|宏源科技:守正创新 技术支撑高质量发展-纺织服装周刊
- 花式上新、一站式购齐,柯桥窗帘展首日开启时尚新风!
- 我是纺织人·科技特辑丨武汉纺织大学副校长王栋:做纤维世界的追光者
- 2025 中国(义乌)国际针织供应链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义乌成功召开
- 我是纺织人·科技特辑丨孙以泽:国家需求是科技创新指挥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