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讯 现今,如何解决纺织业产业链中产生的污染顽疾已经成为公众关注的问题。环保组织也多次发起呼吁,希望知名品牌商能够督促自身品牌的供应商进行整改。
继今年4月份,绿色选择联盟的多家环保组织与49家中外服装品牌展开对话,询问其是否了解包括染整供应商在内的供应链的环境表现后,环保组织再次于10月份发表了调研报告。
据报告显示,在上述49家品牌企业中,有17家品牌总体表现积极,22家表现负面。其中,有19家没有作出任何回应,3家仅作出了敷衍回应。
为何不直接去找污染企业而要找那些品牌商来谈污染问题呢?按照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的话来说就是“缺乏动力”。
正所谓“请神容易送神难”。为了发展地区经济、拉动GDP、保证就业等使得高污染企业得以落户工业区。而为了留住这些企业,有的地方政府不得不对这些污染大户放宽要求甚至是视而不见。此外,即使当地环保部门查出污染问题并给予罚款,最高也就10万,已经被企业当做常规支出了。由此可见,光靠行政手段无法根治纺织业的污染问题。
按照环保组织的构想,能够给污染企业带来整改动力的正是那些给企业下订单的服装企业。“有奶就是娘”这句俗语所形容的正是污染企业和服装企业之间的关系。如果服装企业都能做到只给没有污染记录的企业下订单的话,那么,也就不存在纺织业的污染问题了。
正如马军所说,“不但要动员名牌服装选择绿色厂家,还要动员为企业贷款的银行和为上市公司投资的投资者都去选择绿色,当企业无法获利时,自然就会环保了”。
纺织业的污染并非绝症,之所以成为顽疾,是由于多种因素发酵而成。如果要根治纺织业的污染问题,则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行。
记者大致总结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提高处罚力度,如果罚款后,污染企业无利可图甚至亏本的话,相信企业会自觉整改。其二,是社会群体的监督作用。鉴于自身身体健康着想,一旦发现污染问题便及时反映到相关部门和环保组织。其三,则是企业自身的监管和发起第三方审核,这一条需要服装企业的大力支持与推动。当然如果服装的消费者能够要求服装品牌商去选择无污染记录的供应商的话,则能更好地促使污染企业进行整改。
来源: 中国纺织网
相关资讯
- 花式上新、一站式购齐,柯桥窗帘展首日开启时尚新风!
- 实力“圈粉”,尽展产业新风貌!山东聊城展团首次亮相2025yarnexpo春夏纱线展
- 2025 中国(义乌)国际针织供应链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义乌成功召开
- 2025中国(郑州)国际服装纺织面料辅料及机械展
- 2025中国(郑州)国际纺织服装面料辅料及机械展
- 2025潍坊(诸城)纺织服装产业国际精准采购节即将启幕
- 中国纺联正式启动纺织服装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建设,首批成员单位共同倡议“广泛互联、资源共享、价值共创”
- 第八届中国纺织非遗大会将于11月在海宁许村举办
- 同频国际,2024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展览会(纽约)启幕
- 同频国际,2024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展览会(纽约)启幕
- 时尚征途再出发,2023中国服装论坛高精尖创新大会掀起“头脑风暴”
- “大湾区”有“大未来”,大湾区纺博会启幕
资讯排行
- 2024年羊绒原料及制品进出口概况
- 全国高职院校首批服装3D数字化设计技能等级证书出炉
- 安徽服装第一村:改变传统生产模式,孙村焕新发展面貌
- 远信工业、海宁纺机当选新届执行会长单位!中国纺机协会印染机械分会聚焦热点,理性判断前行方向!
- 从“市场管理者”到“综合集成服务商”,中国轻纺城集团要下盘怎样的大棋?
- 质领2025·先锋谈|波司登董事局主席高德康:数智赋能时尚产业高质量发展-纺织服装周刊
- BRICS+金砖国家时尚峰会加强全球时尚联系
- BRICS+金砖国家时尚峰会加强全球时尚联系
- 喜迎开门红!纺织服装专业市场陆续启市迎客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涵养新质生产力,服务高质量发展-纺织服装周刊
- 我是纺织人·科技特辑丨孙以泽:国家需求是科技创新指挥棒
- 新春不打烊,纺织集群冲刺开门红
- 质领2025·先锋谈|宏源科技:守正创新 技术支撑高质量发展-纺织服装周刊
- 兰精携高附加值产品创新方案亮相2025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纺织服装周刊
- 跃迁之春谱写纺织新篇,2025中国纺联春季联展璀璨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