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随已过去几天,但电商的促销大战可谓惊天动地,仅仅24小时,网购大军狂扫191亿元,,让人瞠目结舌。四个“1”是个神奇的数字,商家全心备战,乐此不疲;也是个充满魔力的数字,另众多网民如同被施魔法,集体购物狂欢。不仅让人惊叹:网购怎么就这么火!
电商带动网民 集体狂欢购物
光棍节期间,苏宁易购、天猫、京东等众多电商展开了超低折扣的促销大战,“全场最低5折”“全场9.9元包邮”等宣传语赫然出现在各大网站的首页,刺激了众多网民的积极参与。
市民王小姐是“网购控”,她告诉记者:“接近光棍节当天零点时,我便开始进入倒计时,看着时间一点一点接近,如同新年钟声即将响起一样兴奋,就等着时间一到马上拍下心爱的宝贝,生怕晚一点被别人抢光。”还有很多人早在光棍节前,便在自己的网银里充现和不断浏览宝贝,为“双十一”下单做足准备。
记者了解到,此次“双十一”电商大战中,名列前茅的商品有羽绒服、手机、烟酒等,这些保质期较长、生活必需品和电子产品是众多网民的首选对象。
电商疯狂时代 “年轻”就是资本
11月11日,原本一个普通的日子,但在年轻人的一句“四根光棍”话中,被电商演变成现在全民狂欢购物的节日。目前中国存在大量单身一族,他们都是“双十一”潜在的消费客层,另外,网上购物主要以年轻人居多,因此电商各大商家深知,抓住这个“节”,也就抓住了这些潜在的年轻消费群体。
据某知名网站的数据显示,“双十一”正式开启后的第一分钟,就有1000万的用户同时登陆天猫和淘宝;奋战13个多小时销售额便突破百亿元;短短24小时,天猫商城的销售额达到了132亿,淘宝达到59亿,支付宝总销售额达到191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近3倍多。
据业内人士分析,有两方面重要因素“成全”了光棍节期间电商市场191亿骄人成绩。一方面是替代性消费,比如现在进入冬季,春城各大商场的羽绒服和毛衣应该是消费旺季,但恰巧碰上电商光棍节促销,市民网购替代去实体店;另一方面是刺激性消费,有些商品对于现在来说不是生活必需品,但觉得光棍节促销比较划算,占便宜的心里提前购买,反正早晚要买,不如现在买。
主流模式 线上线下协同作战
回顾电商的发展之路,从最初网购图书,到后来的鞋类、服装,再到现在的电子产品、家用电器和食品,面对当前如此火爆的电商市场,据业内人士分析:“未来三年之内实体书店将会消失80%,五年之内鞋店和服装店会消失50%左右,随着这种趋势的发展房价也会有所下调。”
电商的优势离不开商品的多元化,与实体店相比,商品品类齐全,大到一款冰箱,小到一对耳钉,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买不到的。根据当前的市场动态,实体店和虚拟店相互结合,线上线下协同作战是主流模式,例如苏宁电器做苏宁易购,沃尔玛收购1号店等。还有近期长春本地龙头企业欧亚集团旗下购物网站“欧亚e购”的上线,实现百货商场实体店与网络线上线下的全面互动,不仅推动了欧亚集团商贸发展的新平台,也开启了长春市商贸流通现代化的新时代。
来源: 亚洲纺织联盟
相关资讯
- 中央社会工作部召开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全面从严治党暨警示教育会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涵养新质生产力,服务高质量发展-纺织服装周刊
- 从春天出发,凝心聚力共奋进!2025年全国两会纺织行业代表委员座谈会在京召开
- 2024年我国纺织行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 全面提升市场形象,中国轻纺城开启管理专项行动
- 【央视快评】奋力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 会长新年谈|林云峰:解锁“新质”动力,重塑产业格局-纺织服装周刊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立高远之意,行笃实之效,创开阔之境!
- 【央视快评】奋力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纺织服装周刊
- 李强在浙江调研时强调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奋力创造高质量发展新业绩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坚定信心,干在实处,启锦绣新篇,绘美好未来-纺织服装周刊
- 2024纺织行业绿色发展劳动竞赛复审结果公示
资讯排行
- 衣承华韵,古今辉映于时尚舞台——访绍兴禄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设计总监陈星颖
- 质领2025·先锋谈|宏源科技:守正创新 技术支撑高质量发展-纺织服装周刊
- 新春不打烊,纺织集群冲刺开门红
- 永不止步!兰精集团持续筑牢天丝™品牌“防护网”
- 起跑“开季节”,广州诚大时装广场引领原创快时尚
- 全国高职院校首批服装3D数字化设计技能等级证书出炉-纺织服装周刊
- 参展效果好、采购有实效,第十五届柯桥窗帘展完美交卷!
- 山东协会轮值会长会议举行,筹谋协同创新再发展
- 大金 UNIDYNE 创新开放日:融合共创,推动绿色防水新潮流
- 岁末年初,盘点纺织行业数实融合最新进展-纺织服装周刊
- 中国现代内衣之父——安莉芳集团创始人郑敏泰
- 「经纬之外」当游牧美学的雲甲织进CHIC(春季)展
- BRICS+金砖国家时尚峰会加强全球时尚联系
- 我是纺织人·科技特辑丨武汉纺织大学副校长王栋:做纤维世界的追光者
-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2025年,中国经济这么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