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2日,德州市—家棉被加工店内,堆放着不少棉花。店主表示,受棉花降价影响,店内棉被价格也略有下降 |
11月23日讯 德州是山东棉花主产区,但当地的棉花加工企业收购的棉花,却有至少一半来自河北等地。据了解,这是今年本地棉花品级较低、棉价又较外地高所致。
“我们工厂80%的棉花都是从河北买的,本地棉花只占20%左右。”德州市武城县第一棉厂经理刘宪清说,不过最近因为棉价暴跌,棉商都减少了从河北购棉,第一棉厂处于停工状态一个多星期了。
“武城和夏津的棉花加工企业用的棉花,一半以上都是外来棉。此外,还有些棉花来自省内的滨州和东营。”德州市棉花协会副秘书长马俊凯介绍,武城和夏津是德州市棉花加工企业最多的两个县。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舍近求远”的怪事?德州市纺织办的陈主任说,今年本地棉花品级比较低,这里面既有天气原因,也有技术原因。
一方面是8月份的阴雨天气,造成今年德州市棉花减产20%,甚至几乎没有三级棉,更别说好的一、二级棉了。所以高品质和出口的棉纱棉布都采用进口棉、新疆棉等。
另一方面,因为德州当地都是农户分散种棉,规模化的种植不多,在采棉的过程中,掺杂了“三丝”(棉花中混入的化学纤维、丝、麻、毛发、塑料绳、布块等,俗称“三丝”)在里面。也有一些棉贩子为卖得更多,故意将品级高的棉花和品级低的棉花混在一起,以此增加棉花重量。
“本地棉花掺杂‘三丝’比较严重。所以只有一些普通产品的生产,企业才用本地棉,大概只占五分之二。”陈主任说。
“此外,武城、夏津的棉花价格可以说是全国最高的,比河北那边每斤能高出1毛多钱,所以一些商贩会舍近求远。”陈主任介绍,本地棉价高,是农户以家庭为单位种植、成本相对较高及流通体制等原因造成的。
来源: 中国纺织网
相关资讯
-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2025年,中国经济这么干
- 兰精携高附加值产品创新方案亮相2025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纺织服装周刊
- 兰精携高附加值产品创新方案亮相2025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纺织服装周刊
- 参展效果好、采购有实效,第十五届柯桥窗帘展完美交卷!
- 「经纬之外」当游牧美学的雲甲织进CHIC(春季)展
- 山东协会轮值会长会议举行,筹谋协同创新再发展
- 安徽服装第一村:改变传统生产模式,孙村焕新发展面貌
- 起跑“开季节”,广州诚大时装广场引领原创快时尚
- 跃迁之春谱写纺织新篇,2025中国纺联春季联展璀璨启幕
- 乐古古纺织:让真丝面料与时代共舞
- 新春不打烊,纺织集群冲刺开门红
- 筑梦甲子、继往开来,中国纺织信息中心迎来60周年
资讯排行
- 2024年羊绒原料及制品进出口概况
- 鼓干劲、明方向、启新程!2025中国轻纺城干部大会召开
- 我是纺织人·科技特辑丨武汉纺织大学副校长王栋:做纤维世界的追光者
- 2025年辽宁省冰雪时装周盛大启幕
- 新春不打烊,纺织集群冲刺开门红
- 从春天出发,凝心聚力共奋进!2025年全国两会纺织行业代表委员座谈会在京召开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涵养新质生产力,服务高质量发展-纺织服装周刊
- 从“市场管理者”到“综合集成服务商”,中国轻纺城集团要下盘怎样的大棋?
- 全面提升市场形象,中国轻纺城开启管理专项行动
- 安徽服装第一村:改变传统生产模式,孙村焕新发展面貌
- 永荣锦江&意大利兰蒂奇集团,竞帆循环经济新蓝海!
- 山东协会轮值会长会议举行,筹谋协同创新再发展
- 远信工业、海宁纺机当选新届执行会长单位!中国纺机协会印染机械分会聚焦热点,理性判断前行方向!
- 【央视快评】奋力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 乐古古纺织:让真丝面料与时代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