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讯 丝绸商人们发现今年的日子不好过了。做了十多年丝绸生意的张春菁说,“从没见过像今年这样涨价的,一天变一个价钱也就算啦,关键是手里有钱也难买到货。”
原料供应紧张已经持续了近一年。如今,去缫丝厂(从蚕茧中抽出丝的企业)选购原料,竟然像去银行办理业务一样,需要拿号排队了。
零售商:总期望下次价格可以降下来
“快过来进货吧,我们现在正在提价,老花色还按原价给你。”虽然还未到进货时间,但是老张一接到丝绸厂的电话,就火速跑到了杭州。老张的丝绸生意位于北京秀水三层。
“不过,那次进货之后,我就再没有遇到这样的好事儿了。”老张无奈地说,“我今年到苏杭一带已经跑了好几回,下个月新丝下来还要再去。就是因为价钱太高,每次只上一些紧缺的货,总是希望下次采购的时候价钱可以降下来,但是没想到却越来越高。”
一直做丝绸布匹和成衣定制生意的老张,现在在秀水的经营面积已经扩张到了近千平方米,但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来自国外的消费者大大减少。“在生意不好的情况下,只能挤压利润不提价。即便有些商品提价了,但也无法与成本上升的幅度相比。比如以前一米丝绸可能在24元左右,如今成本就已经涨到了38元,接近售价。”老张对此苦不堪言。
所以,现在的老张正寄希望于下个月的新丝。
厂商:现在的生存压力相当大
“虽然与缫丝厂合作了很多年,但是要想获得原料,还是要预定、排队。”有着380年丝绸经营史的福兴丝绸厂的负责人张春菁告诉记者,“这种情况是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的。最初,缫丝厂一个月提两三次价,每次加价都在一两万元(每吨)。到后来变成了一日一价。”
以福兴丝绸厂为例,去年年底的原料进价为每吨17万元,现在则涨到了28万元。在这个过程中,张春菁也曾试过寻找其他合作厂商,结果,他发现其他的原料厂涨得更离谱。
张春菁坦言:“现在这个行业的企业生存压力相当大。一方面原料紧缺影响生产,另一方面通过提高产品价格转嫁成本,效果有限。”
丝绸协会:近4成丝绸企业亏损
据了解,中国生丝产量比重占到了全球的70%。不过,随着桑叶及蚕农的减少,中国的生丝产量正在逐年下降。2009年的产出下跌了15%。原料供应吃紧,导致厂商、零售商齐声叫苦。
利润下降的不仅是秀水的小生意人。来自中国丝绸协会的数据显示,今年1-2月,丝绸行业亏损面高达38.6%,高于全国纺织行业35.4%的平均水平。
该协会报告称,虽然1-2月份生丝产量同比下降0.33%,但受涨价预期影响,蚕农养蚕积极性大幅提高,今年蚕茧产量会有一定幅度增长。不过,一位采购人士对记者的说法却与协会的报告相反,他透露,今年蚕农的养蚕数量会有比较大的下降。他告诉记者,他去年看到的10间蚕舍中有8间左右都在养蚕,而今年仅剩3间。
来源: 中国纺织网
相关资讯
-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2025年,中国经济这么干
- 兰精携高附加值产品创新方案亮相2025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纺织服装周刊
- 兰精携高附加值产品创新方案亮相2025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纺织服装周刊
- 参展效果好、采购有实效,第十五届柯桥窗帘展完美交卷!
- 「经纬之外」当游牧美学的雲甲织进CHIC(春季)展
- 山东协会轮值会长会议举行,筹谋协同创新再发展
- 安徽服装第一村:改变传统生产模式,孙村焕新发展面貌
- 起跑“开季节”,广州诚大时装广场引领原创快时尚
- 跃迁之春谱写纺织新篇,2025中国纺联春季联展璀璨启幕
- 乐古古纺织:让真丝面料与时代共舞
- 新春不打烊,纺织集群冲刺开门红
- 筑梦甲子、继往开来,中国纺织信息中心迎来60周年
资讯排行
- 质领2025·先锋谈|波司登董事局主席高德康:数智赋能时尚产业高质量发展-纺织服装周刊
- BRICS+金砖国家时尚峰会加强全球时尚联系
- 安徽服装第一村:改变传统生产模式,孙村焕新发展面貌
- 【央视快评】奋力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 山东协会轮值会长会议举行,筹谋协同创新再发展
- 花式上新、一站式购齐,柯桥窗帘展首日开启时尚新风!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涵养新质生产力,服务高质量发展-纺织服装周刊
- 全国高职院校首批服装3D数字化设计技能等级证书出炉
- 我是纺织人·科技特辑丨武汉纺织大学副校长王栋:做纤维世界的追光者
- 2024年我国纺织行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 2024藤模年终时尚盛典|全龄共赴,致敬经典-纺织服装周刊
- 岁末年初,盘点纺织行业数实融合最新进展-纺织服装周刊
- 远信工业、海宁纺机当选新届执行会长单位!中国纺机协会印染机械分会聚焦热点,理性判断前行方向!
- 科技感十足!我国登月服“望宇”名称确定,与“飞天”舱外服遥相呼应
- 大金 UNIDYNE 创新开放日:融合共创,推动绿色防水新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