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侵蚀工资、机器排挤劳动的现象,不利于缩小收入差距
近日,《瞭望》新闻周刊在浙江、上海、江苏调查时发现,原本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才会出现的“用工荒”,却成为经济复苏阶段长三角制造业的“困扰性因素”。“招不到人”的情况已较为普遍,其中一线技术工、操作工的短缺尤为突出。企业、劳动部门等各方人士判断,此类“用工荒”在2010年春节前恐难明显缓解。
值得关注的是,长三角地区“用工荒”的背后正凸显出劳动关系“三个矛盾”:产业升级与劳动力素质不相适应,企业习惯性的“困境裁员”与劳动力日益强烈的“稳定”诉求难以契合,徘徊不前的工资待遇与高企的生活成本无法匹配。
“结构性”用工荒叠加“惩罚性”用工荒
这次“用工荒”的结构性特点十分突出:在制造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业企业中相对较多,而在较高端的服务业中则较少,一线技术工人相对紧缺,而办公室人员、研发人员等则较为丰富。
上海市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处长赵建德表示,目前长三角地区电子机械、纺织、制鞋、箱包等传统制造领域,劳动力的供求矛盾显得很突出。昌硕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丁越南具体分析说,由于上半年订单大量萎缩,各企业的工人人数锐减,现在订单回暖,各企业竞相争取工人,因此形成缺工的现象。
苏州工业园区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亢越认为,目前的企业用工荒的出现与去年底形势严峻时的裁员有关,“原有的劳务输出地,近年来在经济发展下就业机会增多,不少去年底流失的工人已在当地就业,不愿再回到苏州。”这样看来,近期部分制造业面临的用工荒带有裁员后的“惩罚性”。
浙江当地基层就业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普遍认为,从这次用工荒的成因和最近赴内地招工情况看,由于此时出外打工意愿已经降到最低,明年春节前浙江制造企业用工紧张局面很难缓解。赵建德认为,通过此轮金融危机,中西部地区对劳动力的吸引力正在增强,已经回乡的大量农民工已在当地找到工作,并将带动更多农民工留下就业,对长三角城市来说,年前看不到大量农民工输入、补充的可能性。
劳动收入过低是根源
那么,农民工如何看待“用工荒”?来自安徽省明光市农村的刘德贵告诉记者,目前在上海打工,每个月能赚1500多元,但扣掉交通、吃饭和租房,每个月只能剩下八九百元。这几年老家企业多了,用工量多,纯收入和上海差不多,所以决定回去。他反问,“老板一年能赚几百万,我们辛辛苦苦打一年工却只能赚几万块,而且两三年了也没涨过工资。人和人之间的劳动差别怎么就这么大?”
温州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介绍,一些中小企业严重依赖外部市场和低廉的劳动力,例如温州的服装和制鞋企业订单工期短、利润薄,长期以来企业只有延长员工的劳动时间,增加员工的劳动强度,加上工资上涨有限,很多工人已经不愿到服装和鞋厂工作。此次“用工荒”更是释放了一个信号:部分地区对外来人员的就业吸引力正在减弱。
受访专家认为,这种利润侵蚀工资、机器排挤劳动的现象,不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更不利于扩大消费、拉动内需。较之国家财政转移支付、社会收入转移支付等财富再分配,“初次分配”无疑是收入分配公平的关键。如果这一环节出了问题,即使有后续的再分配调节,也很难矫正到位。要解决部分地区的“用工荒”,关键还是要切实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所得,才能招得到人、留得住人。
产业升级与劳动力素质不适应
记者采访中发现,“有效劳动力”的供给不足也是造成用工荒的直接原因。随着长三角制造业的升级,原有的劳动力知识、技能水平已呈现出“短腿”。
上海瑞侃电缆附件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人士介绍,目前,公司产品近年来升级换代很快,近期业务也开始复苏,各事业部开始计划招募员工。不过,却碰到了“招工难”,主要是一时招不到公司要求的合适人才,造成岗位一时空缺,“同样的技术工人,放在前几年还能要,但现在就不符合要求了。”
赵建德认为,部分企业的“用工荒”,是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问题,“不是企业招不到人,而是招不到有合适能力、水平的人”。据他观察,这类结构性用工荒,在长三角产业升级显著的区域特别显著。
与此同时,企业短期“困境裁员”与劳动力“长期求稳”难以契合。在经济外向型程度较高的上海闵行区,去年裁员较多的企业,目前甚至面临着员工“长久流失”的危险。
闵行区外来人员管理所副所长蒋卫介绍,目前企业招聘企稳,但应聘人数却持续下滑。今年1~6月,共有单位用工登记1161家次,发布岗位1722个,接待农民工求职登记2264人;但7~9月,单位用工登记696家次,发布岗位1051个,接待农民工求职登记只有599人。
同时,农民工输入地对当地劳动力的“拉动力”也明显增强。亢越说,金融危机后,各地政府把返乡就业当成头等大事来抓,出台鼓励创业和农民工培训优惠政策,去年年底流失的许多人员已在当地就业,不愿再回到城市。
来源: 中国纺织交易网
相关资讯
-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2025年,中国经济这么干
- 兰精携高附加值产品创新方案亮相2025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纺织服装周刊
- 兰精携高附加值产品创新方案亮相2025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纺织服装周刊
- 参展效果好、采购有实效,第十五届柯桥窗帘展完美交卷!
- 「经纬之外」当游牧美学的雲甲织进CHIC(春季)展
- 山东协会轮值会长会议举行,筹谋协同创新再发展
- 安徽服装第一村:改变传统生产模式,孙村焕新发展面貌
- 起跑“开季节”,广州诚大时装广场引领原创快时尚
- 跃迁之春谱写纺织新篇,2025中国纺联春季联展璀璨启幕
- 乐古古纺织:让真丝面料与时代共舞
- 新春不打烊,纺织集群冲刺开门红
- 筑梦甲子、继往开来,中国纺织信息中心迎来60周年
资讯排行
- 中央社会工作部召开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全面从严治党暨警示教育会
- 2025年辽宁省冰雪时装周盛大启幕
- 花式上新、一站式购齐,柯桥窗帘展首日开启时尚新风!
- 2024藤模年终时尚盛典|全龄共赴,致敬经典-纺织服装周刊
- 「经纬之外」当游牧美学的雲甲织进CHIC(春季)展
- 乐古古纺织:让真丝面料与时代共舞
- 永不止步!兰精集团持续筑牢天丝™品牌“防护网”
- BRICS+金砖国家时尚峰会加强全球时尚联系
- 安徽服装第一村:改变传统生产模式,孙村焕新发展面貌
- 【央视快评】奋力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 永荣锦江&意大利兰蒂奇集团,竞帆循环经济新蓝海!
- 我是纺织人·科技特辑丨孙以泽:国家需求是科技创新指挥棒
- 大金 UNIDYNE 创新开放日:融合共创,推动绿色防水新潮流
- 鼓干劲、明方向、启新程!2025中国轻纺城干部大会召开
- 质领2025·先锋谈|宏源科技:守正创新 技术支撑高质量发展-纺织服装周刊
视觉焦点
-
从春天出发,凝心聚力共奋进!2025年全国两会纺织行业代表委员座谈会在京召开
-
起跑“开季节”,广州诚大时装广场引领原创快时尚
-
实力“圈粉”,尽展产业新风貌!山东聊城展团首次亮相2025yarnexpo春夏纱线展
-
永不止步!兰精集团持续筑牢天丝™品牌“防护网”
-
衣承华韵,古今辉映于时尚舞台——访绍兴禄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设计总监陈星颖
-
永荣锦江&意大利兰蒂奇集团,竞帆循环经济新蓝海!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涵养新质生产力,服务高质量发展-纺织服装周刊
-
BRICS+金砖国家时尚峰会加强全球时尚联系
-
安徽服装第一村:改变传统生产模式,孙村焕新发展面貌
-
我是纺织人·科技特辑丨孙以泽:国家需求是科技创新指挥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