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号轻纺城 您好,欢迎来到大号轻纺城EQFC.CN !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信息发布]
您当前位置: 大号轻纺城EQFC.CN >> 商业资讯 > 详细信息
板桥镇遗址出土纺线轮 北宋此处纺织业很发达
相关专题: 资讯频道  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2009-10-04
资讯导读:
 

用莱州玉制成的纺线轮
 

10月3日中秋节,考古人员仍在板桥镇遗址进行发掘,发掘出了莱州玉石制作的纺线轮、陶制灯油碗、瓷兽足和彩色陶香炉等。考古专家介绍,出土的两件纺线轮证明我国古代山东纺织业十分发达,受其影响,板桥镇纺织业也很繁荣。

彩色香炉和瓷兽足出土

10月3日上午,记者来到胶州市板桥镇遗址考古发掘现场采访时,考古发掘人员已经开始清理灰坑。考古发掘人员告诉记者,因工作需要,他们没有时间跟家人在中秋节团聚了。

“这是件什么瓷器,上面还涂抹着深绿色。”10月3日上午,考古发掘人员在工地东侧的一处灰坑内,发现了一个瓷兽足,考古发掘人员告诉记者,这件瓷兽足应该是用于装饰,只可惜上面的部分已经残缺。考古发掘人员继续清理,又在这个灰坑内清理出了一个香炉,陶胎上采用绿色漆器进行勾画,做工精细,看上去非常精美。

陶制灯油碗保存完好

10月3日上午,考古发掘人员在清理另外一处灰坑时,清理出来了一个黑色陶制灯油碗,考古发掘人员清洗后,发现这个北宋时期的陶制灯油碗保存非常完整,而且上面还残留着油烟灰。记者注意到,这件陶制的灯油碗烧制得非常精美,陶胎也很细致。现场的考古发掘人员告诉记者,这个灯油碗是当时用于点灯照明的,能保存得如此完好十分罕见。

考古发掘人员在这个灰坑内继续清理时,从里面清理出来一块白地黑花瓷器,而且上面写着“用清”俩字。据介绍,这是件北宋时期磁州窑烧制的瓷盆,有着北方瓷器的豪放。

发掘出两个纺线轮

随后,考古发掘人员在清理灰坑时,发现了一件直径约4厘米的圆形陶器,将这件陶器清洗出来后发现是个纺线轮。考古发掘人员在这个灰坑继续清理时,又发现了一个玉石制作成的纺线轮。记者看到,这个纺线轮上有很多道凹形槽沟。据考古发掘人员介绍,这个纺线轮是用莱州玉做的。莱州玉产于莱州城西优游山,相传有村民见到凤凰落于该山顶上,引来了挖山寻宝之热,随后人们在该山上挖出了晶体透亮的宝玉——莱州玉。而莱州玉又被称为“绿冻石”,其质地坚韧,纹理自然多变,色彩绿中泛黄,晶莹透明。

考古专家告诉记者,这个纺线轮上的凹形槽沟,在当时还可以用于磨针和磨骨质簪子等,在青岛考古界还是首次发现用莱州玉制成的纺线轮。

北宋板桥镇纺织发达

在板桥镇遗址上怎么会出

现陶制和玉石制的纺线轮呢?10月3日下午,考古专家告诉记者,据史书记载,我国最早出现的丝织中心,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即春秋时代以临淄为中心的齐鲁地区。当时齐国生产的“冰纨、绮绣、纯丽”等高档精细丝织品,不仅能够充分自给,还大量输出,畅销各地,以致于“天下之人冠带衣履皆仰齐地”。唐宋时期伴随着宗教庙会文化的发展,周村商业初具雏形,周村也因此成为我国北方丝绸之路的源头之一。

现场的考古专家告诉记者,因当时周村的纺织业在中国十分发达,而周村距离北宋时期的板桥镇只有200余公里,当时山东半岛周边地区受周村纺织业的影响,纷纷发展纺织业,而当时的板桥镇市舶司是北方唯一的海港通商口岸,这里的纺织业也迅速发展起来,出土的这两个纺线轮充分证明了在北宋时期,板桥镇的纺织业也应该十分发达。受其影响,在青岛历史上,青岛纺织曾与上海天津纺织并驾齐驱,赢得了“上青天”的美誉。从1902年“德华缫丝厂”的建成到现在,青岛纺织业已经走过了107年的发展历史,青岛的崛起、发展与青岛纺织业的百年历程密不可分,现在青岛纺织博物馆的建成,不仅为收集、整理、展示这些物质和精神财富提供了一个平台,也为世人了解青岛纺织、了解青岛开辟了一个新的窗口,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来源: 中国纺织交易网

我要申请开通成为会员
本文标签: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网络和相关会员发布,本站已经过审核,如有发现第三者他人利用各种借口理由和不择手段恶意发布、涉及到您或您单位的肖像及知识产权等其他不便公开的隐私和商业信息时,敬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处理。但为此造成的经济或各种纠纷损失本站不负任何责任,特此声明! 本站联系处理方式:图文发送至QQ邮箱: 523138820@qq.com或微信: 523138820,联系手机: 15313206870。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0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