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号轻纺城 您好,欢迎来到大号轻纺城EQFC.CN !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信息发布]
您当前位置: 大号轻纺城EQFC.CN >> 商业资讯 > 详细信息
浙江民资炒棉调查:白金还能拉动多少热钱
相关专题: 资讯频道  纺织要闻 发布时间:2010-03-25
资讯导读:3月26日讯 尽管6年前有温州炒棉团在新疆折戟的前车之鉴,今年,百亿浙江民间资金转战

3月26日讯 尽管6年前有温州“炒棉团”在新疆折戟的前车之鉴,今年,百亿浙江民间资金转战新疆收购棉花的说法又喧嚣起来,近期被各方热炒不已。

那么,是游资“炒棉”,还是热钱被炒作?有“白金”之称的新疆棉花真的堪比房产、煤炭?行走四方的温州投资者何以看待自己的“炒卖者”形象?

  百亿“热钱”炒棉是“炒作”

“随着新疆棉花价格一路上涨,至少有100亿元浙江民间资金(主要是温州民资)撤离山西煤矿和国内房地产市场,转战新疆棉花市场。部分游资已落地开花,有的游资在现货和期货市场博弈,还有的游资则在等待入场机会。”

在近期的国内报道中,类似温州“热钱”涌向新疆的说法言之凿凿,不仅有投资者的姓名,还有资金总额,引人瞩目的数据则多来自新疆浙江企业联合会(商会)。

新疆浙江企业联合会(商会)办公室主任王艳红表示,外界的传说和对此事的报道纯属炒作,与事实并不相符。王艳红说:“商会从未给任何媒体提供过这样的数据,也无法做出这样的统计数据。”

而一些早已进入新疆的温州棉商也对此毫不知情。在新疆从事棉花收购加工行业多年的温州棉商李长亮对自己近期频频出现在报刊上感到诧异,因为近期几乎每篇关于温州游资进新疆炒棉的文章中都提到他和他的企业。李长亮说:“我从未就此类话题接受过媒体采访,实在不明白我的名字怎么就上了报纸?”

新疆阿克苏地区温州商会常务副会长陈时文说,早在2002年,温州民间资金就已大规模介入新疆棉花收购市场,近期所谓百亿游资来新疆“炒棉”一说,完全是无中生有,否则,在棉花主产区投资建厂的温州棉商不可能一点都没有察觉。

  “白金”拉不动太多“热钱”

一些温州棉商表示,6年前,温州“炒棉团”在新疆折戟的经历,处于寻找“出路”的民间资金不可能不考虑。从2002年秋开始,温州民间资金大规模涌入新疆棉花收购加工领域,甚至连一些不产棉的地方都出现了数量众多的轧花厂。据一些业内人士估算,在新疆收购棉花的温州民间资金最多时绝对超过100亿元人民币。

然而,仅一年后,市场就给冲动的“热钱”上了一课。由于进口棉花的时间和数量过于集中,2004年中国棉花价格急剧下跌,主营棉花的企业因此普遍亏损,在新疆投资的温州棉商也损失惨重。大多数资金被困,许多人至今仍未收回全部投资,只好继续为棉花“费心”。温商陈时文说:“原打算赚一把就走,可最终却变成了做实业!”

当经历了数次市场困境之后,追逐高额利润的“炒棉团”,最终却成了埋头“做实业”的投资者。在“投机”碰壁后的“去留”问题上,温州棉商们显得极为理性。陈时文说:“在没有更好的选择之前,我们只能从事自己相对熟悉的行当,尽管现在经营棉花利润微薄,但这毕竟是个相对稳定的产业,更何况我们已为此付出了昂贵的学费。”

据一些在新疆投资的温州棉商分析,目前新疆棉花根本不具备被“炒作”的条件,因为现在这个行业的利润已非常微薄,而且国内棉价基本上已经与国际接轨,如果没有国际游资配合,很难把国内棉价炒上去;而游资追求的是短期内的高额回报,即便是炒高了国内棉花价格,如果国内纺织企业无法承受,无力接下“击鼓传花”的最后一棒,最终倒霉的是“炒家”自己。

  警惕“热钱”动向迷局

去年以来,从北上“炒大蒜”,到南下海南“炒房”,屡屡传出温州资金的不实消息。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此次百亿热钱“锁定”新疆棉花的传言无论真假,对国内棉花产业和纺织行业健康稳定发展都不是利好消息。

中国棉纺织协会副会长朱兰芬说,比起去年同期,我国纺织行业确实有所起色,但如果说全面回暖还为时尚早。她说:“中国纺织品外销比重较大,在国际经济没有起色的情形下,纺织行业的全面回暖就没有可能,对棉花需求就不可能有大幅度增加。”

眼下,刚刚出现“回暖”迹象的纺织行业正面临着原棉价格持续上涨、“招工难”和人工成本上涨等困难。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在这种情形下,虚假消息很可能导致国内棉价大幅波动,使整个行业的风险大增,最终影响到我国农民的植棉收益。

近年来,巨量寻找出路的温州民间资金屡遭质疑,不少人认为这些游资四处炒作、抬高物价,因此非议之声不断。对此,一些温商表示,外界在对温州资本流向给予高度关注的同时,也将其置于被“妖魔化”炒作的境地。

新疆温州商会常务副会长胡晓武认为,在房地产、煤矿、石油等领域的投资相继遇阻后,温州民间资本已逐步进入了理性的投资状态,再用“炒”来解读温商的投资行为是不公正的。胡晓武说:“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还未消除的背景下,对温州民间资金动向的‘过度炒作’和不实报道,损害的不仅是温商的形象,还有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

来源: 中国纺织网

我要申请开通成为会员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网络和相关会员发布,本站已经过审核,如有发现第三者他人利用各种借口理由和不择手段恶意发布、涉及到您或您单位的肖像及知识产权等其他不便公开的隐私和商业信息时,敬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处理。但为此造成的经济或各种纠纷损失本站不负任何责任,特此声明! 本站联系处理方式:图文发送至QQ邮箱: 523138820@qq.com或微信: 523138820,联系手机: 15313206870。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0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