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号轻纺城 您好,欢迎来到大号轻纺城EQFC.CN !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信息发布]
您当前位置: 大号轻纺城EQFC.CN >> 商业资讯 > 详细信息
河南省纺织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论坛在商丘举行
相关专题: 资讯频道  纺织要闻 发布时间:2009-11-27
资讯导读:日前,河南省纺织工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论坛在商丘举行。省纺织行业协会会长李书勤,

日前,河南省纺织工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论坛在商丘举行。省纺织行业协会会长李书勤,省纺织信息协会协会会长孙根禄,商丘市睢阳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党委书记、副区长洪文学,商丘市纺织协会会长、商丘市银河棉业董事长闫德富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全省30多家骨干纺织企业有关部门负责人及高校教授等50多人参加了会议。


  与会代表围绕进一步提高对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重要性的认识尤其是一把手的认知度、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选好软件、加强信息技术培训、建立高效团队、加强各项基础管理工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广泛交流。


  商丘市银河棉业股份有限公司王亭说,在网络经济时代,一个企业现代信息技术水平的高低,将成为企业竞争力强弱的重要标志。推进“两化”融合,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时代所需,是企业发展所需。推进“两化”融合是“一把手工程”。


  省信息化示范企业洛阳白马集团处长蒋丽华,介绍了他们推行信息化的经验和体会。她说,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企业经济实力、一把手的认知度、建立高效的实施团队四个方面是企业推行信息化的关键。要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先易后难,降低风险,务求实效”的原则,针对主要需求让主线业务上线先运行起来,再根据次要需求对系统做进一步的优化。


  新乡白鹭化纤集团周妍焱介绍说,公司从1994年开始引进日本横河公司的DCS系统,实现关键工序生产全过程自动控制;1999年建成了千兆光纤主干网,实现了百兆到桌面,现有1个核心机房,5个二级机房,通过网通的裸光纤,实现了与30公里外的第二生产基地的网络互通,实时传送生产数据;2004年,公司采用计算机图纸管理系统,实现了图纸及设备管理等信息的资源共享及可视化、数字化;企业采用资源规划(ERP)系统,实现了财务管理、库存管理、成本管理、采购管理和存货核算管理及其集成;1997年采用同轴电缆传输信号,2004年改用光端机进行信号传输,现已建成视频监控点、红外线报警点百余个,实现主要生产过程的监控。


  省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副主任、省工信厅处长杜永林,作了加快推进“两化”融合的专题报告。


  孙根禄分析了河南纺织工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他说,纺织行业是最早走向市场化的行业之一。纺织行业的信息化起步早、应用面广,具有一定的基础。目前,河南纺织企业计算机应用覆盖面基本达到100%,一些大型骨干纺织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从办公软件、CAD系统、实施企业资源计划(ERP),到开展网上营销和电子商务,信息化应用水平普遍提高,并涌现出一批先进企业。洛阳白马集团,累计投资800多万元,完成了信息网络平台、数据库、编码体系、MIS系统及生产过程实时监控系统等建设,实现了生产全过程的数字化、智能化和柔性化管理,成为省信息化示范企业,在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中,排名382位。2001年郑纺机建立了信息中心,2006年企业生产、采购等业务流程全面纳入ERP系统,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制造业信息化重点应用示范企业。2003年帘子布公司储运处,率先在全公司采用U8库存管理及存货核算系统,及时、快速、准确地把库存信息反馈给各相关职能部门,达到库存信息资源共享。2008年,新乡市选择白鹭化纤为首批“两化”融合试点单位。新野纺织、河南平棉、舞钢银龙集团正在采用洛阳艾克科技公司的“棉纺织行业ERP管理系统”。企业实施信息化后,效果明显。郑纺机大型新产品开发周期由过去的一年左右,现在缩短到1—4个月,个性化设计只需一周,产品制造周期缩短30%。


  但从整体分析,河南纺织工业信息化建设在制造业中是处于中游地位。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相当一部分企业对信息化的认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信息化水平普遍偏低;二是企业信息化人才短缺,应用水平低;三是缺乏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推进步伐缓慢。因此,孙根禄提出: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一把手工程”: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必须与企业发展战略相结合;因企制宜,选好软件;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加快推进河南纺织工业“两化”融合,协会责无旁贷,要充分发挥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

来源: 中国纺织交易网

我要申请开通成为会员
本文标签: 纺织工业 纺织信息化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网络和相关会员发布,本站已经过审核,如有发现第三者他人利用各种借口理由和不择手段恶意发布、涉及到您或您单位的肖像及知识产权等其他不便公开的隐私和商业信息时,敬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处理。但为此造成的经济或各种纠纷损失本站不负任何责任,特此声明! 本站联系处理方式:图文发送至QQ邮箱: 523138820@qq.com或微信: 523138820,联系手机: 15313206870。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0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