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号轻纺城 您好,欢迎来到大号轻纺城EQFC.CN !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信息发布]
您当前位置: 大号轻纺城EQFC.CN >> 商业资讯 > 详细信息
从民营企业发展看临清市纺织业30年变迁
相关专题: 资讯频道  资讯频道 发布时间:2008-12-09
资讯导读:  从拾棉、纺纱、织布、印染到成衣加工,从剑杆织机到喷气织机;从国有大型纺织企业

从拾棉、纺纱、织布、印染到成衣加工,从剑杆织机到喷气织机;从国有大型纺织企业到全国纺织企业前三甲,改革开放30年,临清纺织业曾经历了计划经济下国有纺织企业发展的高峰低谷,也曾在国有、民营企业并存的环境下,看尽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今,临清作为“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和“山东省棉花出口基地”两块金字招牌的拥有者,纺织业的变迁从亲历者的角度折射出城市经济和人民生活发展的曲线。

临清棉花种植历史悠久,载誉史册,早在明代就被称为“御河棉区”,有“收棉花、业业发”之说。民国时期,山东省于1919年在临清设立第一棉花试验场。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以来,临清的棉花生产加工一步一个新台阶。近几年,临清每年棉花种植面积均在30万亩左右,历史传统为棉花加工业的诞生奠基。

在临清,棉花加工业兴起最早且发展规模最大的当属金郝庄乡。棉花加工业之所以兴起并发展壮大于金郝庄乡,原因有三:首先,根本原因在于金郝庄乡具有棉花种植的良好基础。全乡共有耕地面积8.2万亩,而棉花种植就达6万亩,几乎家家户户种棉花,年产棉花1万吨,这么大的产量给棉花加工业提供了基础性条件;其次,得力于金郝庄乡便利的交通;最后是政策的推动。我国棉花市场未放开之前,金郝庄乡就有从事棉花收购和加工的个体户,但他们的活动当时都是在“地下”。90年代初,国家放开棉花市场,棉花加工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壮大起来。但这个阶段的棉花加工业处于无序和恶性竞争中,“大鱼吃小鱼”的现象不断发生,给棉花加工业带来了隐患。此时,金郝庄乡政府作了角色转换,由以前的“治”转为“管”。政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将加工业户较为集中的村庄,划定为工业园区,并制定入园标准,同时,严格执行国家和省里的从业资格审查,使整个棉花加工业逐步步入正轨。目前,该乡棉花年加工能力达500万吨,占该市总量的30%;整个棉花加工产业年销售收入达19.2亿元,成为该乡的财富之源。

在1980年,现在坐在老板桌前的某公司总经理李士平,就是金郝庄乡众多从事棉花贩卖的“地下工作者”之一。起初,李士平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收棉花,收个几百斤或上千斤就用地排车拉到棉厂销售。打了近二十年的“游击战”,积攒了一定的资金,也摸熟了棉花市场。改革开放和国家棉花市场的放开,给李士平带来发展机遇。2000年,李士平和淄博一名客商共同投资,组建了公司,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公司总资产已达6000万元,拥有5.5万枚纱锭的棉纺厂和两个棉花加工厂,成功跻身临清市百强民营企业。

为把纺织产业做大做强,该市出台优惠政策,大力扶持龙头企业。该市积极协调金融部门解决企业发展遇到的资金不足问题,下狠心治理“三乱”,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同时,引导企业通过完善激励机制、引进先进管理模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管理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通过技术改造升级,提高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目前,该市棉纺织龙头企业已达10余家。
 

来源: 中国纺织交易网

我要申请开通成为会员
本文标签: 民营企业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网络和相关会员发布,本站已经过审核,如有发现第三者他人利用各种借口理由和不择手段恶意发布、涉及到您或您单位的肖像及知识产权等其他不便公开的隐私和商业信息时,敬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处理。但为此造成的经济或各种纠纷损失本站不负任何责任,特此声明! 本站联系处理方式:图文发送至QQ邮箱: 523138820@qq.com或微信: 523138820,联系手机: 15313206870。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083号